名家讲坛

高润霖:Yes or No,D-SPECT技术对PCI的意义

作者:高润霖 来源:《门诊》杂志 2015-03-11 08:00点击次数:419发表评论

高润霖 
 
机构: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介绍: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主任医师、教授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高润霖 责任编辑: 金瑜冰\摄影: 陈辉

《门诊》:目前,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整体发展良好,但也存在个别支架过度植入现象。您认为PCI的适应证选择和规范治疗应往哪个方向发展?

高润霖院士: 尽管中国冠心病介入技术总体发展方向是健康的,但不可否认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存在个别支架植入适应证不当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发展PCI技术的同时,要特别关注该技术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及患者术前评估和适应证选择标准,即需要通过相关机制来保证介入治疗行为能够按照介入治疗的指南和卫生部门的法规来实施。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介入治疗技术应用的质量控制,一方面增加PCI治疗的患者数量,另一方面增强介入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和管理,使介入治疗沿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进而有效保障介入治疗的质量。

《门诊》:目前,一种名为“GURU”的智能诊断系统已处于临床试验的阶段,通过D-SPECT技术在拟行PCI术前对患者做出“Yes”or“No”的精确化筛查。您认为这一评估系统如何对临床决策进行规范化的指导?

高润霖院士: GURU智能机器自学习诊断技术能够对PCI治疗标准的实施发挥较好的作用。首先通过D-SPECT检测明确患者“心肌缺血有/无”,随后进入评价系统,包括缺血程度、缺血部位,最后对患者是否予以PCI介入治疗给予Yes/No的回答。因此它确实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检查方法,原因在于它将数以千计心血管医师的临床经验融合在一起,转化成一种智能系统,不仅能诊断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还可以最终给出是否血运重建的明确建议。因此,该技术可为PCI适应证的选择提供明确、可靠的依据。

个人认为它是一种更为科学和准确的检测方法。

《门诊》:SPECT技术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率较低,大部分心血管内科临床医师和患者对该技术缺乏必要的了解。您认为哪些深层次原因导致这一现象?

高润霖院士: MPI技术在我国显然应用不足。该现状主要取决于几方面的因素,首先是一些医师对SPECT在诊断心肌缺血方面的价值不明确;其次是我国从事心脏核医学检查的专业人员人数不足;最后是医保政策的限制。由于上述三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今后我们应充分利用这项检测手段:明确它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无创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能够减少许多患者不必要的创伤性检查;完成无创检查后,若有必要再行有创检查。整体而言,这一先后顺序有益无害,且能够相应减少患者的医疗开支。因此,关键在于应进一步提高医师对拟行PCI患者心肌缺血检查的重要性的认识,认识到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是一项确定有无心肌缺血和缺血范围的有效方法。医师还应该向患者介绍核素检查的安全性,打消部分患者对核素显象技术的安全性顾虑。最后,应该向政府建言在医保方面提高核医学相关检查的覆盖度和报销比例。这样,才能让这一先进技术造福更多患者。
 

高润霖的文章
学科代码:心血管病学   关键词:D-SPECT技术;PCI;意义; ,名家讲坛 爱思唯尔医学网, Elseviermed
来源: 《门诊》杂志
《门诊》杂志介绍:《门诊》杂志创刊于2009年夏,是以心血管临床最新动态为主要传播内容、现代传播学为基本理念的医学类杂志,其宗旨是及时反映心血管领域的临床新技术、新成就、新进展,由上海东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独立运营。临床学术跟踪是国际高端医学媒体应用的信息开发概念,它能帮助媒体及时掌握最新的临床动态。《门诊》杂志在中国第一次建立了初步的临床学术跟踪体系,全面跟踪并报道医师的最新观点,最新临床进展,最新病例,最新科研成果及数据分析。 马上访问《门诊》杂志网站www.menzhen.org
顶一下(0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方可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他们推荐了的文章